图文纪事:主后2009年3月13日

      图文纪事:主后2009年3月13日无评论

2009年3月13日是我一生中重要的一天。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300多移民,被接纳为枫树和大雁所环绕之国的村民。一曲“O,CANADA”给中国人总能带来更复杂的感受,当炎黄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Elizabeth Alexandra Mary)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一时刻充满了很多感情上的张力。中国心灵是很敏感的。如果说“中国乡愁”的本质是“数典忘祖”之民族的一种移情别恋;那么,站在世界任何地方,中国人都无法找到故乡。无家之感从中国初民时代就开始了,我所来自的那个地方,似乎距离起初和末了都更为遥远。在一种盘算后的情绪里,我愿意与伊丽莎白作邻居。作为这个时代的领袖人物,她不仅是东方的救星无法相提并论的,也是布什-奥巴马们无法比拟的。她站在威权和民主之上。

一、有巢氏

如果移民的历史勉强可以追溯一个开端,那个开端颤栗着一个谎言。这个起初就是说谎的,在故乡的名字叫有巢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舌。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人,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说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庄子盗跖);《通志三皇纪》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明代诗人黄周星有歌:“叟童鸡犬寂无喧,别有天地疑巢轩。世人不信桃源记,谁知此是真桃源”(《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渺峰放歌》)。我本“有巢氏之民”。

古代汉语把文明的起源建造在人和动物的冲突上,而不是人与神的关系上。这是一种独特的起源理论,其根源在于创世纪人类犯罪后必然产生的那种“第一恐惧”。这原初的恐惧从该隐以后支配了所有流放在世界的人群——在距离乐园越远的地方,恐惧感越强烈。当人与动物的敌对关系取代了人与神的敌对关系,这个民族就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神论民族,后来沦落为达尔文信徒最大的集散地。在这里“圣人”成了危机中的救主;“使王天下”的目的是,把人与动物的生死对决的神话,改写成人对人奴役的政治哲学。“活不下去了”,而且是因为“动物欺负我们”,这样的历史起源学说不仅是渎神的,而且在常识上如此荒唐幼稚——然而,这个幼稚的假说竟然成了一个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秘密。在创世纪1-9章里,人与动物的管理与和谐的关系被启示得如此清晰;总体上说,生活也印证了动物攻击人类基本上是谎言。起初动物被人管理,大洪水后动物望人生畏。有巢氏之民何以把自己精心刻画为被动物欺负的可怜虫呢?一只被老虎追赶的猫,如今逃到树顶,我们称之为文明,又几度真桃源。

二、燧人氏

谎言基础上产生了两大偶像崇拜;或者说,这个第一谎言是为接下来的政治安排和经济计划服务的。这两个偶像就是暴力与财富。燧人氏代表前者,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神农。

在人和动物之间,谁被谁吃成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按《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拾遗记》云:“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汉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燧人革命的本质在于:推翻动物吃人的宴席,改为人吃动物的宴席。

在燧人氏的领导下,人类在用火攻赢得了对动物世界的压倒性胜利,这是历史的新时期,这是革命的年代,这是极端的年代。也可以说,当燧人氏同志在有巢氏同志的树上之巢中偶然发现了火的秘密之后,“时间开始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战斗打响了,火的暴力里面出了新政权。那应该是第一个军事专制主义的新中国,从树上下来的解放军和游击队谈唱着“没有火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那首歌谣;而“让一部分人先吃熟食”也成为下一代的硬道理。谎言使火获得了合法性,火的拥有者成了上帝。恐惧在这里被转化为火的仪式,这是远东的第一场伪造的动物献祭,它的意识形态叫革命。

三、神农氏

另外一个著名的偶像崇拜是财富。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火的极权统治造成了食品的绝对匮乏。动物被杀光了,人越来越多——这是次级的经典谎言——于是,恐惧支配的燧人之国,在三光政策的废墟上,开始杀向水面和耕地,为寻找新的食物供应基地。

首先出场的是伏羲氏。不过我个人更愿意相信他是纯粹的虚构。先秦、甚至西汉时期的严肃文献(如《史记》)都根本没有提到这个角色,至于今天的所谓“羲皇故里”更是虚构的虚构。伏羲这个“撒但”符号负责解决“龙的传人”的起源问题,最早的语境是面对西方宗教的首场冲击,两汉之间的中国心灵(如东汉班固《汉书》)试图通过伏羲设立一道文化防线。不过伏羲氏或许象征着这样一种记忆:“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罔(網)罟,以佃(畋)以渔”(《易系辞》)。地上动物据说吃光了,水面成了新的猎场。

相对来说,神农氏更为可考。《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于是历史进入神农时代,火与血的战争体制开始改弦更张,农本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上日程。这个时期的国人是一大场饥荒的后裔,他们在“神农委员会”给的出的两份官方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姓名。第一,承认自己也是动物,吃饱是基本人权;第二,吃饱的唯一保障是由神农垄断“教民劳作”。这事就这样决定了,因为火并没有在国境内完全熄灭。很多年过去了,这两份文件受到了挑战:一方面,人是动物吗;另一方面,动物如何知之又如何垄断?

2009年3月13日是我一生中重要的一天。我身边一位来自南美州某“动物庄园”的小女孩也是。她妈妈说:“没有人愿意移民到异国他乡,语言、文化,等等,说不完的困难。”她又说,“我很为祖国难过,因为在那里我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说,刚刚到这里的那些日子,孩子每次都习惯性地压低嗓音问:“妈妈,现在我可以大声说话了吗”。我看见了她眼里闪闪的泪光,孩子在旁边则灿烂地笑着,故乡的恐惧已经彻底消失了。我由衷地相信,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故乡。没有人要在地上找到一个完美的故乡,最美的家乡只能在天上。然而,在地上这些寄居的日子里,我们开始学习怎样用神的爱,去战胜动物的恐惧。若“生活在别处”,唯爱使之可能。是神的爱,让美好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任不寐,2009年3月13日。

附录:与严行歌

1、任不寐宽韵答友人

有巢今日意如何?世事苍茫华发多。

故土已随文墨改,新春犹问旧时波。

庄生晓梦惊白鸟,燧帝虚心让保罗。

敢付余生别米甸,寄居同是过长河。

2、感事呈严主席一首(学韵)

谢尝百草君真健,说狗依猫我大难。

秋波剔透皆无畏,知识匹夫共襟褴。

琴樵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红颜。

复得西征同劫难,清明便是玛拉滩。

严行复诗

初惊文笔助有神,复识思深叹望尘。

撼天震地灾变论,启蒙发聩新语文。

胡处春林人不寐?焉得保罗主为心!

使命长怀大马色,堪令神州起陆沉。

3、严行:满江红——读《灾变论》

长卷沉沉,书不尽、爱恨深意。

悲往昔,云翻雨覆,灾变接续。

苦难尽显罪与恶,伪饰休说仁和义。

夜未央,恶梦转相循,今犹昔。

人命贱、专制厉、暴力凶、心魂惧,

更恩威高悬,无逃天地。

道成肉身施拯救,合道成禅虚慰藉。

仰神恩,呼召赋平安,歌还泣。

4、七绝(集句)——严行自题

千形万象竟还空,云淡天闲今古同。

衡门之下可栖迟,材不材间过此生。

自注:

第一句集自【唐】来鹄《云》

第二句集自【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第三句集自【宋】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稼轩集自《诗经•陈风•衡门》

第四句集自辛弃疾《鷓鴣天 博山寺作》,稼轩又引自庄子。

(此诗是我以往的人生态度,信主后始有所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