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周年纪念歌曲:“六月的女孩”

      5-12周年纪念歌曲:“六月的女孩”无评论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最近两篇博文,即《李思怡饿死六周年祭》与《往事:人民大学学2楼207室》不能显示了。特此说明。我这里对相关文章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特为5:12大地震一周年,推荐“六月的女孩”这首歌曲。我把这首歌献给所有象李思怡一样离去的孩子们。另外,相关图片重新做了编辑。那两篇文章也可以在“任不寐的博客2”里查看。望各位网友充分考虑我们的言论环境,珍惜我们在这里聚会和学习的空间。愿神与我们同在。
母亲节本博背景音乐:听妈妈将过去的故事、外婆的澎湖湾、妈妈的吻、母亲、ave maria。
如果李思怡活到今天,她该9岁了。2003年6月4日到6月21日,因母亲被警察抓走,小思怡饿死在自己的家中。现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快六年了。这六年来我常常想起这个孩子,我的生命和信仰,我的热情和绝望,同她一同埋葬在远方,越来越远,也越来越近。我不知道她的坟茔在哪座山上,想象着那里聚集着很多野花,正如我这座城市正被蒲公英摇动着,仿佛我的手臂被一个孩子抓住了,无法脱身。每年初夏,我的灵魂总在夜里起来,仰望苍茫的天宇,追忆着人神隔绝,一声叹息,还是一声叹息。5年前,当我在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默默在机场说“思怡,再见”的时候,我就绝望地预想,我可能会忘记这个孩子,如同忘记身边任何一种曾经刺眼的故事。2003年下半年的很多眼泪都在岁月的风中被吹干了,我自己和世界的爱情早已羽化成蝶。世界比一个三岁的孩子份量重得太多了,足以让更多的苍蝇充满李思怡和任不寐身后的世界。
直到最近,有朋友转来《经济观察报》的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周云蓬及其中国孩子”,这篇文章说,因歌手周云蓬2007年发行的专辑《中国孩子》,该年《南方周末》的年度文化原创榜第一次用“音乐公民”一词评价了这位歌者。这篇文章还说:周云蓬“早就想为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写一首歌,但一直也写不出来”;“创作直接的动因是后来读到任不寐的《祭李思怡文》,那篇文章对周云蓬产生的触动极大,使他有了想给孩子们写一首歌的冲动” 。这就是《中国孩子》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在网络上找到了《中国孩子》这首歌。我很诧异周云蓬的敏感,更为这六年荒漠里点燃着这样的篝火而充满着感谢。但也许因为我自己对音乐比较外行,我更喜欢当年我专门请于江楹谱写和演唱的那首《六月的女孩》。我今天把这两首歌一起连接在这里,是为李思怡六周年祭。
李思怡是四川成都人,通过她我常常想起“蜀碧”一词,想起2008年5月12日废墟里的孩子。2008年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在举办汶川地震第14次发布会上,新闻局副局长鲁广锦在回答死伤学生数据时说:“数字正在统计当中,有了结果,我们会及时公布的”。87150人——这是汶川地震近一周年前夕,官方公布的死者及失踪者数字的总和。直到2009年5月7日,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地震中四川省遇难和失踪学生共计5335名。同时,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侯雄飞说,少数记者到灾区不是去报道,而是去煽动;他还说,“我们不欢迎这样的人,我们会依法对待他们”。四川大地震一周年了,我想起很多被“依法对待”的李思怡和她们幸存的父母。一周年,那些平平常常的365天。2009年5月8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城市里绽开了满地黄色小花,仿佛从上面落下的一颗颗忧伤的眼泪……
(2009年5月7-8日)
周雲蓬:中國孩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6_cvhHbnw
于江楹:六月的女孩

国内可以在这里收听或下载歌曲《六月的女孩》

《六月的女孩》歌词(2002)
天黑了,夜深了。
天又黑了,夜又深了。
整个天空啊开满了白花,卖火柴的小女孩,点亮了 天上的烛光
毛毛熊呀飞呀飞,背着小女孩儿来了
毛毛熊呀飞呀飞,背着小女孩儿来了
哪一片雨水,是上帝的眼泪
哪一柱阳光,是起飞的天使
哪一阵风啊,是妈妈的呼唤
哪一朵云啊,是牧羊人的花园
每个城市啊打开了门窗,灵光中的小女孩,点亮了 地上的灯火
毛毛熊呀飞呀飞,拉着圣诞树来了
毛毛熊呀飞呀飞,拉着圣诞树来了
哪一株白杨,是六月的手印
哪一朵野花,是女孩的灵魂
哪一只小鸟,是她的鞋子
哪一道彩虹,是她的宫殿
所有的雨水,都是上帝的眼泪
所有的阳光,都是起飞的天使
所有的风啊,都是妈妈的呼唤
所有的云啊,都是牧羊人的花园
所有的白杨,都是六月的手印
所有的野花,都女孩的灵魂
所有的小鸟啊,都是她的鞋子
所有的彩虹啊,都是她的宫殿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