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书 第十六课:教会风波(加4:12-20)

愿恩惠、怜悯和平安,从神我的父,和救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加拉太书4:12-20,“12弟兄们,我劝你们要象我一样,因为我也象你们一样。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13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14你们为我身体的缘故受试炼,没有轻看我,也没有厌弃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15你们当日所夸的福气在哪里呢?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16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17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原文作 把你们关在外面)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18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19我小子阿,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20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感谢神的话语。我们今天来到了新生活的第二站。在第一站获得“新身份”,即在基督里作神的儿女。新身份的取得也是我们在圣灵里获得一种新思想,这意味着世俗小学和福音真理,或我的道理和神的道理之间的置换更新。这个过程不是很顺利或一次完成的。事实上,我们遭遇了一种全新、强势、绝对拥有重生能力的话语。基督徒要在这种思想的冲突中成长。但思想的冲突同时会转变成人际冲突,特别是会众和传道者之间的人际风波。神会带领教会必然经历又胜过这第二场功课,这就是加拉太书4:12-20的主题。一般来说,刚刚进入教会,是我们与神的蜜月,“信基督真好”。但是,“好景不长”,我们很快就被带到第二站,遭遇“新问题”:“教会真恶心”。这很像以色列人过红海,代表洗礼,这是第一站,凯歌高奏,皆大欢喜;而过了红海之后,到了玛拉,就是这第二站:“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出埃及记15:23)。根据这段经文,“新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新的危机,或称为无亏负之争(12)。第二、起初的蜜月(13-15)。第三、真理的冲突(16)。第四、勾引者介入(17-18)。第五、风波中更新(19-20)。也可以将这个五个问题放在“交叉结构”中观察、思想。需要强调的是,新问题是一定要有的,但只有那些胜过新问题的人,是有福的,可以继续天路历程。

一、无亏负之争(12)

12弟兄们,我劝你们要象我一样,因为我也象你们一样。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

1、弟兄之争

一句“弟兄们(ἀδελφοί)真让人热泪盈眶。人因罪与神隔绝,也彼此隔绝,这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相爱是 不可能的,除非在基督里重建。所以“我”在世界很孤独,因为无天父,也无弟兄。然而,我们因信基督,因共同呼叫阿爸父的缘故,我们向神获得一个新身份,就是作神的儿女。对中国人来说,这意味着告别“龙的传人”。同时,新身份意味着我要向人作弟兄。然而,基督里的弟兄面临着考验。一方面,兄弟阋于墙,这是最残酷也最伤人的内争;但这冲突是一定要有的。另一方面,只有历经这样的内争,教会中人仍然是弟兄的,这样的弟兄才是真正的弟兄。只有了解下面保罗所叙述的风波,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保罗这句“弟兄们”所包含的意义。历尽劫波才有真弟兄。弟兄关系有两种假象。一种是从未共同经历什么风波,因为无关利害,就彼此客客气气,你感觉对方“做人很好”。但事实上,这种关系从来不能“血浓于水”。第二种是经历风波形成的弟兄关系,其中有些弟兄在风波中分道扬镳,见证这些人不过是假弟兄。面对“俄珥巴”的背影,你无需多愁善感。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你的弟兄。那些因假问题而故意弃绝你的人,本来就不是你的弟兄。真正的家人不可能彼此弃绝。事实上,如果教会一遇到风波就彼此弃绝,我们和外邦人还有什么区别呢?基督徒的信仰情何以堪呢?我们可以说,保罗为教会纷争首先设立了两条底线。第一、弟兄之争。一方面,弟兄之间一定有纷争。一种是从未有纷争的教会一定不是神的教会或圣经中的教会。他们只是压抑纷争,或者,因为根本不爱或漠不关心,或为一碗红豆汤愿意随时出卖长子的名分,以维护“和谐”的利益和“民数”的虚荣。另一方面,弟兄之间的纷争以不分崩离析为底线,反在风波中学习在基督里的真爱。就是在这种意义上,大卫的上行之诗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篇133:1)。这是“上行之诗”,乃是一同进入圣殿的“赞美诗”。神也总是借着劫波,将假弟兄分别出来,正如经上所记,“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哥林多后书6:15)

2、真理之争

然而,弟兄之间究竟应该为何事争论呢?不是为肉体的事,这方面,圣经禁止彼此论断,而且神厌恶人冒充神彼此论断对方的生命(马太福音7:1-2;民数记12:1-16;箴言书6:16-19;路加福音8:9-14)。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指控别人很贪婪,那你不贪婪吗?你指控别人很好色,那你不好色吗?你指控别人很虚荣,那你不虚荣吗?你指控别人很诡诈,那你不诡诈吗……这些是假问题。相反,弟兄之间可以为真理争辩,我们注意安提阿教会中保罗和彼得的争辩,与人身攻击无关,也与世俗利益无关(加拉太书2:11-12;犹大书1:3)。正因为如此,教会里面的纷争常常与世界里的纷争不同,因此让初信者感到莫名其妙。世俗小学里面的纷争总可以通过“到底是为点儿啥”找到答案;但教会里的纷争常常让初信者或假信徒觉得“没有必要”、“就是爱惹事儿”。加拉太书中的纷争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保罗小题大作,甚至“偏激成性”。但在这里,保罗让我们认识教会生活要面对一个新问题,就是“无亏负之争”:“我劝你们要象我一样,因为我也象你们一样。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当然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保罗的意思是,我不是靠律法称义,而是因信称义;因此,你们也当如此。这是可能的。不过同时,我们也可以用“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来解释这段话。亏负,ἀδικέω,犯罪得罪、故意伤害等等。“人家(教会)也没有亏欠你、得罪你,你为什么总批评人家呢?”“自己说自己好就行了,不要总说人家不好”云云。但保罗说,一方面,我批评你们不是因为我没有得到你们好处,或者因为你们得罪我了;事实上不是这样,正相反,以前你们对我很好。另一方面,我也没有亏欠你们。这很重要,牧者敢于行使责备的权柄,一个前提是,你不要占会众的便宜。因此保罗在责备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对哥林多教会说了更严厉的话(哥林多前书11:8-9)。在物质利益上无亏欠于人,才敢于在人面前极力为真理争辩。保罗强调,我希望你们现在也像我一样,超越这个世俗小学的逻辑来对待真理的争辩。然而我熟知,利用动机分析,把真理争辩弄得跟自己一样俗不可耐,这是中国教会的专长或传统。这实在很不容易,所以保罗说,Γίνεσθε,这个动词连同其时态(present)可以这样翻译:我一直求求你们……

二、起初的蜜月(13-15)

13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14你们为我身体的缘故受试炼,没有轻看我,也没有厌弃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15你们当日所夸的福气在哪里呢?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

1、患难之交

加拉太书4:13-15回顾了教会蜜月的两种表象。首先是那些鲜花掌声,但往事如昨。关于介词διά的翻译,是有争议的;考虑语境,翻作“因为”确实不妥。“因为身体有疾病”,应是“处于身体有疾病的状况”。保罗说到患病一事,主要在于回应他前面说的,加拉太教会的人在人情上根本没有亏负他。“身体有疾病”,ἀσθένειαν τῆς σαρκὸς,infirmity of the flesh,肉身的软弱。更有可能,保罗因肉体上的软弱或以前的罪错,撒但的差役控告他,而很多教会不敢接纳他(使徒行传9:27,哥林多后书12:7)。但加拉太教会接纳了他。保罗在一种我们的可以想象的情感中回想那时候的动人情景:“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当神在一座城市兴起或差遣他的仆人去传道,一定会借着这样的加拉太人为他的仆人开门。这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之功,正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是神迹。因为加拉太人没有像世俗小学的伪君子们那样,轻视(ἐξουθενέω,despise utterly)和厌弃(ἐκπτύω,spit out,reject)这个因“身体的缘故受试炼”的人。在世界里,肉身受试探,会使很多肉身兴奋地表演轻视和厌弃的节目;而撒旦必然利用保罗肉身的试探,阻拦在这石头上建立教会。不仅如此,按世俗小学的属灵标准,保罗缺少“医治神迹”的见证。所以我以前说过,今天,保罗不可能是任何教会聘牧的候选人。其次,人在接纳保罗的同时,有偶像崇拜在其中,这为后面的分散埋下祸根。加拉太人一方面肯定保罗是神的使者。后来他们显然否认了这一点,于是神的使者就成了撒旦的使者。这真的很可怕,一个传道者是神的仆人还是撒旦的代表,完全由这些人的个人好恶或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然后,他们甚至将保罗类比基督。这种偶像运动也源于罪。一方面,一个新的牧者的出现,由于人的狭隘,总是通过赞美他来攻击别的牧者;另一方面,人们会将自己的理想人格不恰当地投射到这个新牧者身上。事实上人们是靠着仇恨和幻象开始与新牧者的蜜月的。同样需要强调的是,会众特别是其中有控制欲或自认为真理上有一套的人,会同时把自己的神学标准,或者在以前的教会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新牧者,一旦捆绑失败,分裂就到来了。更可悲的是,蜜月的一方反过来分手的时候,援用的理由常常就是“肉身的试探”那些理由,那些他们曾为牧者辩护的理由。

2、剜眼之爱

这份爱如此生动和真实,但往事如烟,“当日”不再。人的爱情,这样的热火朝天和奋不顾身,也这样的转瞬即逝,一去不返。若非神迹,若非真弟兄,你若想在风波之后重建“初恋”,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人像中了魔一样,悻悻而去,无可挽回。当时的甜言蜜语有两种表现。第一是“福气”。这里转向描述加拉太人自己的状态。一方面,他们那时候真实的宣称,遇到你这样的传道人,我们真的有福的。“真的,我们很蒙福”。甚至在风波开始出现的时候,他们有人还会这样说:“我们找不到更好的牧者,我们是蒙福的,我们不会离开”。他们甚至向别人也这样见证:“真没想到在这座城市能遇到这么好的传道人”。然而人实在是人。那么言之凿凿,那么历历在目,但人的话实在是“说说而已”。第二是“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眼睛代表人身上的至宝(诗篇17:8);如果你们将诗篇17读完全,就更能理解保罗的用意了——加拉太人给保罗的爱,是保罗被仇敌围剿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这份爱珍贵;而同时,这份爱达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保罗的意思是说,你们知道我没有说谎。那时候,人们愿意为听道的饱足,而把最好的东西献给传道人,每个人都那样地爱保罗。太感人了,而且是真实的,毫不夸张。这是两幅图画,以前,“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现在,“就是你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我也不情愿”。不仅如此,当牧者不能满足这种“剜目同工”的要求的时候,一定是剜目之人首先站出来赶走牧师,或者成为亚他利雅,或者成为离家出走的宝玉。这就是世人之爱,人里面没有永远的爱。

三、真理的争战(16)

16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

1、蜜月试探

“如今”,ὥστε这个字的原意是,“只要……,这时候就会……”。任何一间教会,特别是创建之初,必有一场蜜月生活。这场蜜月不仅表现在牧者与会众之间,也表现在会众与会众之间。蜜月使保罗或传道人面对的一个特别的难处。就是当你和会众在创会过程中欢度蜜月的时候,魔鬼一定会用这蜜月来捆绑你。蜜月也是一种试探,而且是更残酷的试探。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传道人,一个在鲜花掌声和人的爱情中的传道人,一个人人都说你好的传道人,你是否还愿意、还敢于将真理宣告给这些初恋的朋友们;而你一定知道,你所要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实际上很多、很多,和这些爱你的人们,愿意听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而一旦你不顾人情这样宣讲,打碎蜜月在所难免。不仅如此,你可能伤害你最不想伤害的人,就是那些特别爱你的人,和你特别亲近的人。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主耶稣讲了一段非常费解但真实可信的话:“34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35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36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37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38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4-38)。一方面,福音首先引起至近之人的反感;另一方面,主耶稣呼唤真正属祂的儿女,胜过这场试探,“配作我的门徒”。这个使命对传道人真的很残忍,特别是那些刚刚离开世界残酷围剿的人来说,教会刚刚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园。这是传道人的十字架,比在暴君治下殉道更经常、更真实。因为神的话语是我们必须真实经历的。当然,蜜月的试探有很多失败者。为了避免这个十字架或分崩离析,他们只能靠有选择地讲圣经逃避这场死而复活。但传道人的十字架是不能推诿的。主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加福音6:26)。基督要门徒预备为福音的缘故被万人恨恶;即成为别人的仇敌。ἐχθρός,形容词,被人恨恶的。传道人的仇敌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常常是朋友和亲人反目成仇(马太福音10:36);另一方面,无缘无故的仇敌,而且数量众多(诗篇69:4;马太福音10:22)。但我们要记得,耶稣自己先打碎了这个蜜月,他离开万人的捆绑,而保罗因同样的缘故最后几乎众叛亲离。这不是人靠自己能“活出来的”。

2、肉身沉重

真理首先成为蜜月的第三者,是真理将爱人变成了仇敌。这是为什么呢?蜜月终结大体上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肉身对肉身的厌弃,第二是肉身和真理的冲突。我先说说第一个原因。肉身的局限首先表现为,肉身需要与肉身的亲密接触,一方面摆脱肉身犯罪与神隔绝而必有的孤独;另一方面,藉着对新团契的反复追求,控告和疏远刚刚搞砸的上一场蜜月。其次,肉身之间的进一步接触会发现肉身的罪,这会导致彼此控告,这种厌弃表面上是对对方的憎恶,但实际上是自我厌弃。而随着亲密接触必有的言行冲撞和性情不一,再加上肉身缺乏对肉身的忍耐与自我控制,会藉着敌人想象将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张化,对方的任何言行都觉得对自己充满针对性和敌意。进入这种状态的人,人际悲剧已经无法避免了。此外,“任何人都没有常性”,是罪性的一部分。肉身不过是被造之物,肉身无常。因此,只要时间久了,人一定喜新厌旧。也因为如此,耶稣说,门徒的仇敌是家里的人,或没有先知在家乡是受欢迎的。第二、真理与肉身的冲突,更是教会风波的根源。圣经告诉我们,人与真理的基本关系。首先,人不认识也不知道何为真理(约翰福音18:38)。其次、人有自己的理,并把自己的理当成真理,因此不服神的真理(罗马书8:7、10:3)。一方面自以为是,另一方面自以为义。加拉太人的真理是什么呢?他们要靠律法在人面前和在神面前称义;这套流行的生命神学,这套基督教道德主义,这希腊罗马和犹太教通约出来的“普世价值”。保罗所宣讲的真理是,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基督就是真理,这废掉人的自以为是;十字架让人死而复活,因信称义,这废掉人的自以为义。不仅如此,人的义总是靠贪爱世界来成全,但保罗用天国取代了世界,不涉及成败,只涉及罪与义。最后,这场冲突使人仇恨真理,并进而仇恨传道人。人从根本上说是真理的仇敌,而拒绝复活之死的肉身或人类,永远是钉死基督和杀害先知的人类。很多时候,人不敢控告道,就控告传道的人。这里“真理”一词是ἀληθεύω,这是一个动词分词,意思是,“讲真理”——讲真理的人成为人的仇敌。

四、勾引者介入(17-18)

17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原文作把你们关在外面)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18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

1、他们是谁

蛇会进入伊甸园,魔鬼在教会中设有座位;而且蛇,比田野里一切受造物都狡猾。当教会因人情而度蜜月的时候,第三者,或者魔鬼,不会公开介入。当教会因真理而起冲突的时候,撒旦及其差役一定起来,利用教会的纷争,拆毁神的教会。首先,“那些人”一定是要有的。让教会里面的每一位弟兄姐妹姐妹要成熟起来,你不要觉得自己很成熟,不会被他摇动。往往是自以为成熟的人,最后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掳去。一方面,蛇比你狡猾。另一方面,蛇比你勤奋,它不休息,而且,一定三人成虎,积毁销骨。其次、第三者来搅扰你一定以“热心”的面目出现。ζηλόω,burn with zeal,envy。这个字不仅说坚持不懈的折腾,忙忙碌碌地作恶,特别有兴趣干某事;而且也说,这种热心出于“羡慕嫉妒恨”。比如,她反复强调她何等地爱上帝,愿意为上帝当狗或狮子,愿意为基督跟谁拼命;另一方面,她是何等爱你和这教会那些可怜的弟兄姐妹,而若不拆毁这间教会和“恶牧者”,不足以出民水火。这就是保罗说的,撒旦也装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后书11:14)。指控“那些人”是撒旦的差役,只用一个道理就够了:教会拆毁者与圣经关于教会的教导针锋相对(可参考上一篇主日证道)。而魔鬼最急切要拆毁的教会,必然是“神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的教会(使徒行传2:47)。第三、拆毁者真正的动机是不良的。“不是好意”。他们的真正目的或魔鬼的真正目的是终结你的教会生活。ἐκκλείω,将你们关在门外。首先当然是挑拨离间,主要是对牧者进行人身攻击和弯曲他的讲道(“不合真理”;“那句话是针对你的”);因为打击牧者,羊就分散了。魔鬼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的“牧师论断者”或“牧者杀手”。但结果不仅是让你离开这间教会,而是离开教会本身。由于不可能找到“完美的教会”,你或者从此违背圣经的明确教导,停止聚会;或者,从此开始和他们一样,成了周游列国的“留级转学者”或“教会控告者”。他们站在你和上帝之间,成了耶稣咒诅之人(马太福音23:13)。与此同时,他们的目的是“叫你们热心待他们”。一方面,你要对他们热衷的事表示同样的热衷;另一方面,你要和他们站在一起,同仇敌忾(雅歌8:6)。如传销一样,教会控告者也传染,新起来的这些人也开始一样“热心”起来,使“蛇营”发展壮大。

2、热心之辩

世界或教会里存在很多热心或火热的人。但不是所有的热心都是好的(哥林多前书12:31)。保罗在这里要我们警惕两种邪恶的热心。第一种,在不善的事情上的热心。“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这些第三者以及被他们迷惑的人,是在拆毁基督的教会这恶事上热心,这种热心或者不是按照真知识(加拉太书1:14;罗马书10:2),或者就是出于魔鬼和人的罪,拆毁教会,施恩取利。所以不是所有的热心都是好的。但是,邪恶的热心更危险,也更当被咒诅。邪恶的狂热是邪教的基本特征。第二种,就是伪善的热心,当面热心,背后诋毁。首先,“他们”一定是双面人,保罗在的时候当面一套,保罗不在的时候背后一套。其次,“你们”也一样。一方面,这个热心是被煽动起来的。ζηλόω这里用的是被动语态,显示加拉太人只是跟风;他们本来对这些事根本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加拉太人是明明知道“那些人”的目的,就是针对保罗和他所传的;所以才背后连接。会众这样“善待”和“爱”“那些人”,那“你们”对保罗的善与爱在哪里呢?不仅如此,“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这句话可能还有这样的意思:却不单我与你们一致的时候才这样。“同在”也可以解释为讨你们喜悦,和你们站在一起。这是非常真实的。因为人们总是热心对待那些让他们深有同感的人。这样解释也符合这段经文的语境。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你们”往往更愿意站在“他们”那边,针对保罗。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远香。远处的人一个眼神和一句温柔,也比你自己的牧者殚精竭虑的关怀更让你“感动”。第二、近臭。牧者每个主日都可能有信息得罪你,而你一定一点就着。特别是“心不坚固的人”;而“他们”看准了,要搅扰的就是这样的“你们”。彼得后书2:14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们满眼是淫色(淫色原文作淫妇),止不住犯罪。引诱那心不坚固的人,心中习惯了贪婪,正是被咒诅的种类”。“他们”当然有问题,当被咒诅;但“他们”拿什么来摇动“你们”呢?一方面,“满眼淫色”,淫者见淫;她们终日所想的总是“下半身那些事儿”,并一定从这里开始发动攻击。另一方面,淫妇专门用淫色去搅扰“心志不坚固的人”,当然也包括自以为自己很懂真理的人。结果,“你们”就成了“他们”。

五、重生的苦难(19-20)

19我小子阿,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20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

1、再生之苦

蜜月及其终结,给基督徒一个功课,不要被任何一间教会起初的蜜月期所迷惑,要做好预备,迎接蜜月期结束之后那些艰难的日子。但作为基督徒,首先我们要问,这事必是神所允许的发生的,那么神的旨意是什么?第一、神让传道人去爱这样的会众。从“弟兄们”到“我小子阿”,告诉我们保罗那种牧者的心肠。τεκνία μου,My little children,我的孩子们。从蜜月转为疏远,又站到第三者那边,到拒绝福音真理和传道人,这一切伤害,并没有让保罗将加拉太教会的弟兄姐妹看成仇敌。相反,这一场风波的根源,不过是证明,这是成长的烦恼,这些刚刚归信的会众,在真理上还是孩子。对孩子只能忍耐和关爱。当然,我们也理解“亲子冲突”中那种残酷的伤害。有时候只能无语泪长流。第二、神让传道者藉着这样的摇动,持续将真理教导给会众。不要软弱,不要退缩,要继续传讲(哥林多前书3:20;提摩太前书1:18;提摩太后书2:1)。一方面,基督徒的成长,就是靠施恩之具连续的再生;另一方面,传道人这种再生之苦,是一生的常态。“还得重新再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侍奉。第三、这样教导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μορφόω,成型,建造。这里用的是动词的被动语态。基督徒的成长不是人主动的,更不是自然而然进化的。事实上,冲突和风波本身,正是成长的必要环节。那么牧者怎样度过这个“苦”呢?一方面,就是传基督。不是要保罗这个形象成型在会众的心里,而是让基督和祂的道日渐充满人心(以弗所书4:13)。另一方面,成长有一个过程。也许你为此要苦苦等候守望一生(帖撒罗尼迦前书2:7)。耶路撒冷不是一天建成的。

2、左右之难

20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

“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ἤθελον δὲ παρεῖναι πρὸςὑμᾶς,I desire to be present with you now;我何等盼望此时此刻与你们同在。ἤθελον(情愿)在罗马书9:3传递的是同样的情感:“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这种充满爱和急切的心情,不仅出于对加拉太会众背离真道的焦灼;也出于担心,因为此时此刻,那些假弟兄正在他们中间,其中一些人完全有可能离开或正在打点行囊。我们可以借着这些话来想象一下保罗的心情,“28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29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哥林多后书11:28-29)。保罗没有唱高调,所谓凡事交托给神;所以他很平安。因为神已经将这群小羊交给了保罗。我们都记得耶稣对彼得的吩咐,他“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17)。喂养很苦,要承担责任。离开小羊很容易,但对小羊负责到底很难。耶稣三次对彼得说,也等于三次坚固所有的传道人:你爱我吗?人常说活出来和牧者的心肠。见证牧者的生命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在任何时候,“你喂养我的羊”。但到底应该怎样喂养呢?保罗说,“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保罗知道自己在加拉太书中的口气很严厉,怕伤到他们;但若不这样严厉,又担心他们不能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保罗要改变的是口气,而不是道理。这非常重要。但是,即使这种考虑,保罗也“心里作难”。ἀπορέω,左右为难。这真的真的很难。做父母的一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对孩子,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不说不是,说也不是。你责备,他跑了。你不责备,一切照旧。你说了,他成为仇敌。你不说,你成为上帝的仇敌。众教会都是如此,在哥林多教会,保罗说,“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哥林多后书2:5)。无论是再生之苦,还是左右之难,都把保罗带到了十字路口:这教会你还做下去吗?

应用:保罗和宝玉

1、宝黛的试探

正因为如此,面对如此困局,一方面是残酷的人际悲剧,另一方面是未来不确定的危机,牧者该如何呢?这是残酷而现实的试探,逼你放弃。你可以想象保罗将加拉太书寄出去之后,独自走向了冬天的夜晚,他要想一想,是不是继续牧养加拉太教会。“我干什么不比干这个强呢?”“我巴不得现今离你们远一点”……这不是保罗,这是宝玉和黛玉。宝黛出走是中国人或老我面对一切人际悲剧的经典反应。教会和贾府一样恶心,因此,教会的纷争和危机催逼出两种假基督徒。一种就是上次主日证道讲的教会拆毁者,即恶妇亚他利雅。另外一种则是不断出离教会的宝玉黛玉。宝黛人格是一种霾国人格,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骄傲,第二是愚昧。宝黛的骄傲就是“你们恶心,而我比你们好”;同时,以“娜拉出走”的秀态显示清高,更变相控告教会,使自己恰恰成为“恶心”的一部分。宝黛自义,一方面这根本不是事实,宝玉只是贾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以为义的人一定生活在上帝的咒诅之下。宝黛生活从未有过喜乐与平安,这足以见证他们被上帝咒诅了。这有足够的圣经根据,因为上帝不仅憎恶骄傲的人和论断人的人,而且一定反过来,使之降卑,使之被论断,又将他们的冠冕踏在脚下(箴言6:16-19;以赛亚书23:9,28:3;马太福音7:1,;路加福音18:9)。所谓愚昧,包括三个方面:他们竟然以为地上有天国,而基督说我的国不在这世界上——这已经宣告了任何寻找乐土的人、完美教会的人,都是徒劳;他们竟然以为自己可以逃离罪,而不知道自己就是罪人,你逃亡哪里,罪跟在你自己身上追到哪里;他们竟然以为自己可以不用认罪悔改就能与神同在或逃避审判,然而诗人说,“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篇139:7)。但无论如何,宝黛的试探是强大的,不仅因为它让人自以为义,同时,可以使人随时解脱信仰所赋予神儿女的责任。他们实际上也是世界里最自私的人,只要我们不顺意,我就扬长而去,哪管洪水滔天。正是宝黛人格把霾国人变成根本有病的民族,同时阻拦很多基督徒开始和持续正常的家庭生活与教会生活,最后,也将很多人拦阻在羔羊的筵席之外。宝黛人格总是在佛教那里汲取帮助,正是世俗小学中的孩童性情加上奴仆怨言。不克服宝黛人格不可能持守教会生活。我们需要在基督里,用保罗胜过宝玉。

2、保罗的顺服

远方和完美教会是魔鬼赐给宝黛的一场谣言。保罗为什么没有成为宝黛,我想至少有两个理由。第一、保罗认识自己。一方面,人就这样,这是圣经启示的常识。另一方面,我也一样。即保罗知道自己和加拉太人同样是罪人,保罗没有资格弃绝加拉太人。保罗的自我认知(“更可说被神所认识”)与宝黛不同。请注意这三句话:“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使徒行传14:15)。宝黛的自我认知是:我不是一般人,性情和你们不一样。“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摩太前书1:15)。罪魁没有资格厌弃别人。但宝黛的认知是,在你们罪人中间是阆苑仙芭和美玉无瑕。“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腓立比书3:13)。最后这一点上的颠覆,使教皇派把教士变成属灵贵族,而加尔文主义的重生派变成了拆毁者或邪教徒。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宝黛那样自我认知,一定“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但基督道成肉身降生在马槽——恶心的马槽就是贾府——将宝黛恬不知耻的清高彻底粉碎了。顺便说一句,用“自比保罗”来指控的人,实际上是把保罗当成偶像,也不明白我们要效法保罗什么。第二、保罗认识教会。一方面,敬畏神。教会是神所设立的,教会是正在成长中的基督的身体(以弗所书4:12,哥林多前书12:27)。教会不是人自由选择的社团。教会拆毁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可以批评教会,但无权拆毁她。区分麦子和稗子的工作交给神,并在末世审判中(马太福音13:24-30,47-50)。上帝也从未应许给牧者或基督徒一个没有缺点的教会(马太福音16:18;使徒行传10:15)。弃绝教会就是弃绝或否认教会的主,自以为神并且自取其罪(哥林多前书9:16)。宝玉是多纳徒主义者。另一方面,求上好的福分和天上的赏赐(马太福音5:12)。保罗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3:8)。这里被视为粪土的项目,也包括宝黛的清高和出走。正因为如此,无论此前和今后,我们遭遇何等样人,何等乖事,蒙特利尔华人基督教会已经并将继续我们殉道之旅,若无其人,如无其事,如同活祭,持定永生。

3、微小的声音

不过我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也警醒我自己的是,胜过宝玉走保罗的道路,这是一个过程。旧约里有两位和保罗一样的见证人,后来他们在耶稣变化山上一同出现。首先是摩西,他是燃烧的荆棘。摩西是埃及的王子或埃及的宝玉。他学了埃及一切的学问。不过像保罗,有杀人的历史包袱。在摩西的一生中,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都想弄死他,特别是后者,从埃及到旷野,从未间断。正因为如此,神差遣他去埃及的时候,或者说创会之初(使徒行传7:38说的“在旷野会中”,实际上就是“在旷野的教会中”),他不愿回到贾府,“摩西说,主阿,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出埃及记4:13)。而在旷野里,摩西有时候也很烦躁,其中“用杖击打磐石”是一例(民数记20:11),摔碎法版是另外一例(出埃及记32:19)。试探摩西重作宝玉的就是“教会风波”。民数记大致有三场残酷的内讧。第一场是家庭内战(民数记12章)。亚伦不仅是教会领袖,还是摩西的哥哥;而米利暗不仅是伶长(出埃及记15:20)和摩西的姐姐,还是摩西的救命恩人(出埃及记2:1-8)。亚伦和米利暗作为至近之人,他们的控告首先是针对摩西的“私生活”,这种控告是可拉一党无能为力和如获至宝的。事实上撒旦伤害约伯,也是先离间他的妻子、然后夺取他的孩子和朋友。正因为如此,主耶稣这样提醒出去传道的众门徒:“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福音10:36)。当亚伦和米利暗也起来控告的时候,摩西真的很可怜,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耶和华自己为摩西辩护,出面干预了这场控告。结果米利暗长了大麻疯——那是一种人人看得见的羞耻。民数记紧接着记载了可拉一党的背叛(民数记16:1-35)和全体会众的骚乱(民数记16:41-21-9)。但摩西没有成为宝玉。请记住这些风波中间的会幕和献祭方面的信息,这预表基督的代赎和介入,基督和祂的教会,是我们在一切风波中焚而不毁的根基和保障。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就是先知以利亚。以利亚开始侍奉的时候,有点儿替天行道不可一世的劲头儿,但传道的生活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得多。这里根本没有鲜花和掌声,相反,充满愚蠢、羞辱、凶险和死亡。当恶妇亚他利雅的母亲、大权在握的亚哈王的皇后耶洗别起来要杀他的时候,我们讲过,以利亚怎样一路狂奔,从耶斯列逃亡别是巴。以利亚变成了逃离贾府的宝玉。但是感谢神,他只作了一天的宝玉,就被天使拦住了。罗藤树下的以利亚让所有高调侍奉神的人不再夸口,靠我们自己,没有人不是宝玉。但是同时,罗藤树下的天使、一瓶水与炭火烧的饼,火后有微小的声音,连同以前基立溪旁的小乌鸦,一同告诉我们,即使你在最绝望的处境里,神仍然与你同在。因此,在绝望和沮丧中的你,为了避免重做宝玉,一方面,不要沦陷在宝玉对黑暗和绝望的放大效应中。另一方面,徘徊在贾府门口的半吊子宝玉,要思想神的恩典。这是保罗向众教会所作的见证:“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13)。弟兄姐妹,我们所信的神,是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的神,是应许一定与我们同在的神。因此即使在最干旱的时候,“乌鸦早晚给他叼饼和肉来,他也喝那溪里的水”(列王记上17:6);即使烈风大作、崩山碎石、风后地震、地震后有火,但“火后有微小的声音”(列王记上19:12)。不要瞩目黑暗,要瞩目天使。要学约伯,无论怎样的遭难,不作宝玉。作宝玉的门是宽的,作保罗的门是窄的。不寐站在这里(Here I stand),而且继续站在这里。你觉得不寐可怜吗,你觉得不寐很难吗,你觉得不寐很不容易吗?从蒙特利尔华人基督教会建堂开始,这种声音从未离去:“这小小的教会办不下去了”。只是它和他们算错了一点,它所要对付的是基督的教会。愿我们靠微小的声音成为我们信仰的见证。这信仰就是,“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约伯记19:25)。阿门!

任不寐,2013年2月10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