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0:11-18)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约翰福音10:11-18,

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15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

并且我为羊舍命。

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感谢神的话语。这段经文虽然脍炙人口,但抓住要点的讲章实在寥寥无几。这种偏离即使从相关的主题绘画中也可见一斑(The Good Shepherd)——为羊舍命这个死亡或十字架主题被边缘化甚至遮盖了,剩下的只是牧师寻找和照管羊群的道德教训。救赎福音于是沦为道德说教,这是巴兰的道路。造成这种普遍偏转原因之一是缺乏对这段经文的结构分析。但如果我们把这段经文放在上述交叉结构中,“我为羊舍命”这个重复三次并且位于核心的主题就昭然赫然了。

按这样的结构分析,今天的经文可以简单分成这样三部分。第一、好牧人与雇工的区别,换言之,基督耶稣和所有人类政治领袖宗教精英文化名流的区别,区别的重点在“好牧人为羊舍命”(11-13)。第二、好牧人与教会的关系:好牧人用圣道牧养羊群,羊群包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圣道的中心是“我为羊舍命”(14-16)。第三、好牧人与上帝的关系:祂是上帝的儿子,祂是三位一体上帝的一位;圣父定命圣子死而复活拯救人类,并因此爱祂(17-18)。

好牧人的比喻只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在告诉我们耶稣是谁,并预言耶稣的十字架:“耶稣之死”有三个原因:仇敌之手;牧养教会与父神旨意。牧者之死是为羊舍命,这是神的大爱。祂爱我们。让我们赞美主,阿门。

引言:好牧人的比喻

上帝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神是我们的神,是和我们有关的神。神与我们的关系,或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有如下著名的比喻:夫妻关系、头与身体的关系、根基与房屋的关系、家长与家人的关系,还有就是牧人与羊群的关系。这些比喻都来自生活。牧人和羊的比喻首先来自巴勒斯坦的地理环境——上帝要用读者和听众最熟悉的形象来启示祂要告诉我们的真理。渔夫和鱼的比喻也类似。好牧人的比喻至少可以传递出三个方面的真理。第一、神与人之间的分别。牧人和羊的区别,渔夫和鱼的区别在天壤之间,绝非伯仲之间。第二、神对人的爱。如同牧者爱羊群;这种爱可以到达这样的程度:降卑同在并为羊舍命复活称义。第三、人的处境——承认我们不过是失丧的羊,或者罪人,一方面我们需要好牧人;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好牧人,我们就会永远失丧;称义之后的羊群应该跟随主,直到永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牧人和羊的关系,首先是整卷圣经中牧人的形象;然后是约翰福音中牧者的记载。

1、整卷圣经中的牧人

旧约圣经从三个角度谈到牧人。第一、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上帝是以色列人的牧人。第二、将来要有一位牧者到来牧养以色列人。第三、以色列人的先祖、君王、祭司和先知基本上都是牧人;而“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创世记46:34)。耶稣基督是这三个方面预表的应验。圣经的第一位牧羊人是亚伯,他是第一位殉道的牧者。然后亚伯拉罕家族都是牧羊的。到雅各的时候,特别是到以色列人出埃及,上帝称祂是雅各或以色列人的牧者(创世记48:15, 49:24;诗篇80:1;传道书12:11)。摩西五经中的祭司基本上都出身于牧羊人,他们在献祭牛和羊方面也都是专业人士;而摩西自己也在米甸的旷野作了牧羊人。旧约圣经中有另外两位著名的牧羊人。一位是大卫,一位是阿摩斯(阿摩司书7:14)。著名的诗篇 23是牧者之歌;雅歌中的新郎在百合花中放牧羊群。先知不断预言将有一位好牧人到来(耶利米书3:15;诗篇28:9;以赛亚书40:11,44:28;耶利米书23:4,31:10,33:12,43:12;以西结书34:5,34:13-24;弥迦书5:4;西番雅书2:7;撒迦利亚11:7)。

新约圣经中,ποιμήν共出现17(18)次,重点就是讲论耶稣是谁——祂应验了旧约关于那位牧者的预言。马太福音有四处经文都是讲论这个问题的。首先,耶稣是那位道成肉身的牧人(马太福音2:6);其次,祂来是牧养没有牧人的人民(马太福音9:36);第三、这位牧人也是将来要审判万民的(马太福音25:32);第四、这位牧人要为羊群献上自己的生命(马太福音26:31)。 在马可福音中,牧者的形象出现了两次:马可福音 6:34强调好牧人爱羊群,并用真理教导来牧养羊群(Jesus……was moved with compassion toward them, because they were as sheep not having a shepherd and he began to teach them many things);马可福音14:27强调好牧人要为羊舍命——牧者之死。ποιμήν在路加福音出现四次,全部集中在圣诞叙事中。路加首先在圣诞故事中将圣婴放在牛羊等牲畜的食槽中,然后让伯利恒的牧羊人成了圣诞故事的配角之一。这些牧羊人代表世界在等候好牧人——耶稣是真正的大牧者。约翰福音中,ποιμήν出现5-6次,都在约翰福音第10章中(10:2,10:11,10:12, 10:14,10:16)。约翰福音中的牧者比喻我会在下面讨论。

新约中的其他相关经文有三处,主要讲基督在教会中牧养羊群。以弗所书4:11-12可以说主要是定义牧师职分——基督借着牧职、圣道和圣礼与我们同在。ποιμήν在这里翻译为牧师(pastors)。这里有两个信息值得强调,一方面,牧者职分是神所设立的,人无权废弃。另一方面,牧职是建立教会之必须,神职人员的天职不在世界,只在教会或基督的身体(相关信息可以参考使徒行传20:28;哥林多前书9:7;彼得前书5:2-4)。其次是希伯来书13:20-21,在这里耶稣被称为大牧者(great shepherd),这是强调牧师与耶稣的区别——只有耶稣为羊舍命并具有救赎意义。所以,牧师不能演上帝,牧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属灵生命的界限,并把荣耀都归给神。换言之,牧师不过是人。当然,希伯来书13:20-21的重点在于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基督徒应该跟随基督。最后,彼得前书2:25,称耶稣为“你们灵魂的牧人”。这里需要强调的信息是,基督在教会中。另外,启示录也谈到,大牧人将实施最后审判(启示录2:27,7:17,12:5,19:15)。

2、约翰福音中的牧人

阅读约翰福音一定要抓住重点——这卷书压倒一切的目的是:“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31)。所以这卷书有两个核心目的。首要目的是,证明耶稣是谁,祂是神的儿子。其次,让我们信祂得生命。任何用“我们是谁”或者“我们应该怎样活出来”而离开“耶稣是谁”这个主题的讲论,都是渎神的。这种偏转在大卫鲍森、唐崇荣和陈希增等传道人的相关释经中泛滥成灾。约翰福音大致从三个角度告诉我们耶稣是谁:七个神迹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1-11章);七个“我是”启示耶稣是神的儿子(6-15章);十字架是第八个神迹和第八个我是,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12-21章)。而好牧人的比喻,处于七个“我是”的核心地位,在于预表基督的十字架。

约翰福音的“七个我是”可以交叉结构如下: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51);我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我就是羊的门(约翰福音10:7);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翰福音10:11);我就是复活(约翰福音11:25);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我是真葡萄树(约翰福音15:1)。这七个我是,好牧人舍命或十字架这个主题处于核心位置。同时,这“七个我是”乃是对出埃及记3:13-15中“我是自有永有的”的完全打开。创世记之后,人堕落之后,罪人在神面前处于三种“不是”的状态。第一、无论如何都不是,是个罪人,没有义人一个都没有。第二、找不到是,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行己路。第三、自以为是,像神一样知道善恶,结果“13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 14满口是咒骂苦毒。15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16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17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18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3:10-18)。但神在基督里将“是”显明出来,并且藉着十字架赦罪(饶恕我们的不是),称义(称我们为是),成圣(带领我们不断归向是)。这个在基督里“是是非非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约翰福音的七个“我是”上,这七个我是同时可以对应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天路历程:逾越节的筵席(粮);光柱和云柱(光);进入应许之地(门):过红海和约旦河(十字架);一代新人(复活);定居生活(会幕、圣殿与教会,道路真理与生命);以实各谷的葡萄树(真葡萄树,修建与结果子,成圣生活)。

我们可以把镜头聚焦在约翰福音9-11章,这是位于约翰福音腹地或中心地带的经文。首先,耶稣宣告犹太人在整体上是属灵瞎眼的。瞎眼的主要病症就是找不到门,找不到天国的门,并且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甚至这些瞎眼的罪人以自己的义行和对律法的遵守视为进入天国的门。正因为如此,耶稣告诉这些人,你们都是瞎子,但我就是门。然后在此基础上,耶稣进一步宣告,天国之门是死亡之门。一方面,人不死就不能生;另一方面,耶稣要用自己的死,撞击乐园的门,并成为重返乐园的门;十字架是门。而第11章则借着拉撒路的复活,预告耶稣是复活和生命的主,祂能够胜过死亡,将所有信祂的人,像好牧人带领羊群一样,带进天国。而那些拒绝耶稣、最终与天国无份的人,乃是因为不听主的声音,他们“不是我的羊”。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约翰福音21章经文,是以羔羊和牧羊人这两个概念作为基本架构的;这也是一个交叉结构。首先,约翰福音第一章两次重申耶稣是上帝的羔羊(约翰福音1:29;约翰福音1:36);其次,约翰福音10:1-18位于整卷约翰福音的中心;最后,约翰福音21:15-18就是那段耶稣与彼得的著名问答(约翰福音21:15-18)——耶稣要彼得做一个好牧人,牧养祂的小羊和羊群,甚至舍命(约翰福音21:18)。

一、牧人与仇敌(11-13)

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牧人与雇工

圣经告诉我们,这世界是一个敌基督的世界,世界的王魔鬼和罪人,人鬼情未了,共同形成基督的仇敌,他们的领袖就是假基督。在这里,罪人的代表是雇工,撒旦的差役是狼。基督来了,首先让我们把祂和所有人间的假基督区别出来。这个区别首先表现为好牧人与雇工的区别:好牧人为羊舍命;雇工只顾工价不顾羊。这是耶稣与所有异教领袖的区别——一方面,罪人追求为罪人雇佣,为工价和利益工作;另一方面,罪魁为自己利益工作却冒称是为了基督,或者他们就是基督(救主)。也可以这样说,所有罪人都是雇工,都是依靠或为了他人的工价而工作的;无论从人来的工价是金钱,荣誉,还是情欲。但只有好牧人或耶稣为舍命而工作,为顺服父命而工作,为拯救别人而工作。所有人都是为好处而工作,为利益而工作;只有耶稣为真理而工作,为爱而工作。神允许狼的攻击发生,目的之一也是将真假基督区别出来。

第一、牧人。“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耶稣首先宣布“我是”(Ἐγώ εἰμι),这是神的自我启示。然后祂宣布他是“好牧人”:ὁ ποιμὴν ὁ καλός。定冠词表明这个牧人是特指旧约预言的那位要来的牧者,或弥赛亚。“好”(καλός),在于耶和华告诉你们何为“善”(弥迦书6:8);让不知好歹,自以为知道善恶的人真正知道何为善。好牧人的意思就是“为羊舍命”:τὴν ψυχὴν αὐτοῦ τίθησιν ὑπὲρ τῶν προβάτων,giveth his life for the sheep。动词“舍”是τίθημι,意思是“放下”(马太福音5:15,12:18等)。祂的(αὐτός)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不是利用和牺牲别人的生命,而是摆上自己的生命。耶稣是将自己献上。上帝的救恩计划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给别人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而是把自己独生爱子变成别人的牺牲。上帝的荣耀不是钉别人的十字架,而是自己上十字架。表示生命的这个字是ψυχή,这个字主要指在世上的生命,而不是永生;人在世上的生命也包括在世界的荣辱成败。因此,放下生命也意味着放下世界及其中的一切。基督的牺牲是有目的的,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羊”。ὑπὲρ τῶν προβάτων。介词ὑπέρ是强调为了谁的利益(in behalf of, for the sake of)。τῶν προβάτων,这只羊,单数。这可以代指教会,教会是祂用血赎回的;也可以是强调每一只羊都是主舍命买来的。

第二、雇工。11-13节也可以看为交叉结构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与“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前后呼应,重点讲论好牧人与雇工的区别。ὁ μισθωτὸς δὲ,But he that is an hireling。连词δὲ表示转折,强调对比。μισθωτὸς是形容词,意思是被雇佣的(one hired),或雇佣别人的(a hireling)——它表明一种金钱或利益基础之上的工作关系。使徒跟随基督,也意味着从此告别了这种雇佣关系(马可福音1:20)。根据这段经文,雇工与好牧人比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雇工不是“主”,他不过是人。雇工和羊之间没有爱的关系,没有骨肉一体的关系。这意味着,羊如何他并不在意。雇工看重的是利益,自己的利益在羊群的利益之上。第二、“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雇工遇到危险和难处,就会趋利避害地逃走;假基督从此真相大白。人类历史充满了假基督面对危险和试探原形毕露的丑闻——放下别人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谎言,穷凶极恶或狼狈逃窜。描述落荒而逃的丑行有两个动词,一个是“撇下”,一个是“逃走”。ἀφίημι,放弃,放下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这种罪恶只有中国式弃婴和裸官乃能媲丑;而魔鬼离开耶稣用的也是这个动词(马太福音4:11)。φεύγω,逃往安全的地方。但在上帝面前你根本无处可逃。第三、“并不顾念羊”。雇工的心思意念根本不在羊身上。这里强调的是雇工的内在心里活动。μέλει,to care about。你看重的是什么。实际上你看重谁,就会跟谁在一起;你爱谁,你就会跟谁在一起。耶稣降生在马槽,祂是真爱那里“恶心的人们”或羊群。“不牧会的牧者”就是这种雇工,心态相同:他根本不爱羊群。

2、豺狼与羊群

第三我们认识狼:“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狼来了。一方面,狼是一定要来的;另一方面,主耶稣差遣我们去的地方,就是狼群。以经解经,我们先来看看圣经中说的狼是谁。和合本圣经中,“狼”出现在15节经文中;其中旧约圣经10次;新约圣经5次;不过按原文,狼共出现12次(זְאֵב,λύκος)。旧约圣经中的狼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们在教会和选民内部行杀戮和毁坏(创世记49:27;耶利米书5:6);第二,他们往往是一些领袖人物或犯有热病的急先锋(以西结书22:27,哈巴谷书1:8,西番雅书3:3)。新约圣经将两者总结为“披着羊皮的狼”;这“羊皮”往往写着“为了教会、为了基督、为了义”等等广告。第三、有些一度被魔鬼利用的狼可能悔改,“必与绵羊羔同居”(以赛亚书11:6,65:25)。这一点可能像彼得,他也一度沦为撒旦的差役,以“仁义”之名阻挡耶稣上十字架。新约圣经实际上在进一步打开这些启示。第一、教会中披着羊皮的狼(马太福音7:15;使徒行传20:29);罪人都是披着羊皮的蒙恩的罪人;所谓罪被遮盖。但披着羊皮的狼不同,他要掀掉耶稣遮盖罪人的义袍或羊皮,然后和乃父一起,将耶稣已经拯救出来的羊吃掉,如同将那一根柴扔回火里。这头豺狼的吃法很得中餐妙计或龙马精神:披着羊皮的豺狼指控别人披着耶稣的血衣是披着羊皮的狼,在亵渎圣灵和否认救恩中,当众大吃大喝。第二、传道人和教会要进去的就是狼群(马太福音10:16;路加福音10:3)。“与狼共舞”是我们的基本处境。因此,第三、神藉着狼的袭击,将真假牧人区别出来;并让人认识耶稣才是好牧人,才是弥赛亚(约翰福音 10:12)。

值得一提的是,希伯来文זְאֵב的构字用意可能是:蛇或种子以神的形象出现在殿中、房中、或家中。首先,狼一定要进入我们中间,吃人喝血,才能活命。其次,狼进来防不胜防,如蛇进入乐园。再次、从萌芽状态渐渐发酵。最后,狼自以为神,它总是自夸自己更属灵,更像神,离神更近;只有它体贴神的意思,或者干脆,它的意思就是神的意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属灵高调的人,越可能是狼。这个辨认概率大约相当于霾国的反腐逻辑:谁反腐谁腐,准确率接近100%。希腊文的“狼”(λύκος)与希腊文的“光”(λευκός)非常接近,所以保罗才一语双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后书11:14)。“光明的天使”把他所有的因为热病(妒火、怒火、邪火)而发泄的痢疾粪土摆拍成为主的呕心沥血。

狼有两个经典动作,或者狼毁害教会主要采取两种战略。第一、“狼抓住羊”。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力量上,“狼”和“羊”对比悬殊,强弱立判。这个根本不成一个比例的对比,首先表现在该隐和亚伯之间——该隐拥有所有的资源:母亲的溺爱和长子的名分,以及肉身的强壮、经验的成熟。然后表现在牧羊人大卫与巨人歌利亚之间的对比。打开地图,你可以看见以色列这个小国在列国中也是最小的。我们也可以这样审视自己,我们不过是一小群。当然,各各他现场,是代罪羔羊和狼群关系的总结。所以在这场争战中,“狼抓住羊”是必然的结局。在使徒行传中,被控告被审判的总是神的仆人,审判者和控告者总是狼。因此保罗纵览人类历史,他总结说:“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加拉太书4:29)。其次,抓住。ἁρπάζω,也是反复抓住。对象常常是肉身,抓可抓之物,并加以利用和消费(约翰福音6:15)。雅各是紧紧抓住上帝和天国(马太福音11:12);但狼紧紧抓住别人和别人的罪。狼抓住别人,目的是把已经归入基督的人再抓捕回去(马太福音13:19;约翰福音10:28-29)。狼抓住羊只是为了吃掉羊。它若说它抓住你的问题是为了爱你,为了爱教会,那才是骗鬼或鬼骗呢。第二、“赶散了羊群”。σκορπίζω,to scatter,驱散(马太福音12:30;约翰福音16:32)。抓住某只羊,一定造成教会分裂。这种分散基本是这样发生的:由于羊群的愚昧,所有的羊都开始瞩目看这只被抓住的羊,关注狼群调查委员会关于这只羊的调查报告;然后越来越多的羊卷入,围绕这只羊的沸沸扬扬,开始群殴,最后作鸟兽散(以西结书34:5)。狼只要在教会抓住一只羊,羊群一定分散。

二、牧人与羊群(14-16)

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15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好牧人与假基督第二个重要区别就是祂和羊群的关系——好牧人不仅不会撇下羊,而且要一直与羊群同在,用真理牧养他们,甚至在牧养中为羊群舍命。好牧人和所有向人清高的假基督区别出来。所以约翰接下来谈论好牧人与羊群的关系,告诉我们好牧人喂养羊群,以及怎样牧养——好牧人用“认识”和“声音”来牧养羊群。这段经文也是一个交叉结构:第一部分讲好牧人牧养以色列人或犹太人中的基督徒;第二部分讲好牧人牧养外邦人中的羊群或基督徒。新约圣经反复说,福音先临到犹太人,然后临到外邦人。在这两部分内容中间,是耶稣重申“我为羊舍命”。这也在于强调,牧养的中心就是教导好牧人之死,就是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1、认识

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见好牧人、基督教和圣经与所有异教典籍以及异教领袖的第二个重要区别:信徒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是认识和听道的关系,或者说是通过讲道-听道而不断认识、真切认识的关系。第一、神和祂的儿女互相认识。“认识”(γινώσκω)这个字就是创世记2-3章中知道善恶树、智慧书中的那个“知道”。异教的神或真理是靠猜、悟和占卜才能部分知道和好像知道的;但在圣经中,神的真理是完全、清楚地藉着“神说”向我们启示出来。一方面,我们藉着“神说”和道成肉身的基督知道神。另一方面,神也知道我们。所谓神知道我们,更可说是神让我们知道祂——正因为神让我们认识祂,所以我们才认识祂(加拉太书4:9)。异教的教义正相反: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可以这样说,所有异教的神祗和信徒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谁也不认识谁。第二、我们对神的认识,达到了这样一种真实和亲密的程度,如同圣父和圣子互相认识一样。这是一种真知道,正如以弗所书 1:17所说的:“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第三、根据上下文,这个“认识”就是通过耶稣的声音,就是通过圣道完成的(约翰福音10:1-5;10:26-27)。借着好牧人的声音来牧养羊群,一方面给所有牧者一种信心:只要你坚持传讲基督,真正的羊一定会聚集。因为耶稣说,我的羊认得我的声音。另一方面,这种互相认识的关系也具有排他性:不听道的人根本不是主的羊;因此他们的不信和离开是正常的。

2、十字架

在双重交叉的中心,主耶稣再度重申了好牧人为羊舍命这个主题:“并且我为羊舍命”。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里的信息。第一、认识和声音或圣道的中心,只能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主的羊不会听强盗的声音,因为强盗不传讲基督和基督的十字架。强盗关心的只是钱财和人间的荣耀。你借此可以分辨出真教会和假教会。特别关心人那点破事儿的传道人也是强盗,因为人是抢劫的对象:或者抢人的钱财,或者瓜分人的尊重,或者吃人自义。这样的“传道人”你们可以离开他,这个他也包括你们面前这个人。换句话说,我们怎样区别强盗和牧者呢?我们的主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你传讲成功神学的神,还是钉十字架的神。第二、为福音不顾性命。好牧人是因为传道而被杀害的,神的仆人也当如此。埃及人憎恨一切牧羊人,基督和祂的门徒都因此殉道。所以传道也是需要舍命的:舍命去寻找羊,舍命传为羊舍命的救主。

3、声音

第16 节转向外邦人失丧的羊群,而外邦人归信之路同样是“听我的声音”。所以首先,耶稣在这里强调,祂不仅是犹太人的弥赛亚,也是全世界的救主。“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这里重点不是教会内外,而是巴勒斯坦内外。“圈”这个词(αὐλή)也出现在马太福音26:3,在那里译为院子:“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也许耶稣这里是一语双关——主的羊不仅仅在犹太教中,也在列国或其他异教徒中(启示录11:2)。不仅如此,那个圈或院,也是彼得不“认识”主的地方;因为福音书中,αὐλή主要出现在彼得三次否认主的语境中(马太福音28:58,26:69)。耶稣说他认识祂的羊,祂的羊都是彼得这样的罪人,祂爱和拯救的恰恰是这样失丧的羊。主并非不知道我们是谁,不知道我们是何等的不堪。不,祂完全认识彼得,但他仍然爱我们,并用彼得这样的我们建造教会。其次,好牧人寻找羊并带领他们归回教会:“我必须领他们来”。这一点可以参考路加福音15:4-7那个失羊的比喻。当然,寻找确实有一个界限:你去找的一定是主的羊;若他们根本不是,就不要行义过分。第三、领他们来看什么呢?不是吃吃喝喝,不是建立俱乐部,而是给他们讲主的道:“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με δεῖ ἀγαγεῖν καὶ τῆς φωνῆς μου ἀκούσουσιν,I must bring, and they shall hear my voice。这是必须和必要的(δεῖ)。最后,带领他们进入教会,或者把他们建造成教会,靠“声音”将所有羊群“合成”为一个身体(there shall be one fold);归于一位救主(one shepherd)。寻找羊不是将他们归给某些人,而是归给基督和祂的教会。巴别塔之后,万民来归。

三、圣子与圣父(17-18)

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约翰福音10:11-18中的第三部分(17-18)是在解释前两部分必然举起的问题:好牧人为羊舍命,或耶稣之死,谁来来负责?换一句话,这段经文在告诉我们“耶稣之死”的原因。这两节经文对教会传统和人类文化具有强大的颠覆性,让真光照耀人类,显出神的荣耀、圣洁、权能和大爱。耶稣在这里对祂的十字架的解释完全超越人的道理;在某种意义上,耶稣将祂的死定义为“自杀”,以及祂对上帝定命的顺服。求神赐给我们“反复思想”的灵,让我们看见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我所领受的。首先, 耶稣取消了罪人就上帝儿子蒙难而哭哭啼啼、像神一样怜悯神的表情。上帝为我们流泪,但上帝谢绝我们为祂流泪。创世记6:6,“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约翰福音11:35,“耶稣哭了”;路加福音19:41,“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他哀哭”。但是,“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路加福音23:28)。耶利米可以在圣灵感动下为犹太人哭泣;但他不配为上帝哭泣。其次,耶稣不仅为我们死,而且主动承担了这场悲剧的责任,因此,耶稣谢绝人类在十字架事件上向罪人问责。没有人配为十字架负责:我们,加略人犹大,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因为谁承担责任谁就是主权者。第三、圣父圣子对十字架的计划,不仅在耶稣之死,也在耶稣复活。耶稣来是为了死,这话不全对——耶稣来是为了死而复活,为了复活。这是荣耀之旅。所以我们谢绝《耶稣蒙难记》的片面悲剧气氛。最后,这种责任主体的启示,也让我们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再大的冤屈,只要是你选择的,就不要归咎于人。再没有基督的十字架更完全的冤案了;但耶稣说,我父愿意,我也愿意。这是神儿女的荣耀,这是王子和公主的荣耀,这是新以色列人和旧以色列人的分别。

好牧人的工作,也是三位一体上帝的工作。圣父差遣好牧人进入世界为羊舍命;圣子顺服圣父的旨意;圣灵将圣父和圣子的救恩启示给我们。值得强调的是:上帝拯救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将祂的独生爱子送上十字架;这也是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的真正归指。不过我们下面要重点讨论的不仅是“神爱世人”,而是“我父爱我”。神爱圣子,或神所爱的是什么。好牧人乃是天父上帝所爱的人,“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3:17)。耶稣基督也是所有蒙恩之人中“首生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蒙神所爱”的人,才是上帝祝福的人,才是讨神喜悦的人。根据这两节经文,“我父爱我”至少有这样四个原因:耶稣是舍己、爱心、信心和顺服的榜样。我们可以一一加以分述。

1、舍己

主耶稣说:“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换句话说,天父为什么爱耶稣呢?因为他“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实际上人有两种“经济生活”模式:第一、取回来;第二、舍去再取回来。上帝喜悦第二种方式,并且祂自己率先垂范。上帝是创造和牺牲的上帝,罪人和魔鬼都是攫取者与消费者。耶稣的道路就是舍命的道路,舍己的道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所以,耶稣说父爱我,因为(ὅτι)我愿意牺牲,重点是我愿意先牺牲;然后再(ἵνα)从父那里得回生命。神也祝福、喜悦和差遣愿意先牺牲自己的人;相反,越是想先得到什么,这样的人越远离上帝的爱和祝福。所以你若真的想蒙神的爱,你先去牺牲,你先舍己。你要服侍人,而不是被人服侍。你先悔改,然后再要求别人悔改。这也是主对我们的教导:“31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32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34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31-34);“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所有损人利己的生活方式,都伏在上帝的咒诅之下;那先追求先得到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2、爱心

主耶稣这样谈到自己的十字架:“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这里有几个代词都强调“我自己”:ἐμοῦ(me),ἐγώ(I),ἐμαυτοῦ(myself),μου(my)。这个告白让我们重新审视《耶稣蒙难记》这类作品对十字架苦难的过度诠释。一方面,受苦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我们同时需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这是耶稣自愿的选择——只有处于甘心乐意的爱才是真爱。上帝从来不勉强任何人殉道,但主尊重司提反这样甘愿牺牲的人。出于勉强的爱根本不是爱,神也不会祝福这样的服侍。当然,这个甘心乐意的爱并非没有挑战,没有试探,没有争战。但最后可以胜过,爱最后仍然得胜。这就是客西马尼花园里的一幕。旧约圣经多次多方讲在耶和华的殿中甘心乐意奉献礼物,这都是指向基督的(出埃及记35:21;利未记7:16;民数记29:39;申命记12:7;士师记5:2;历代志下29:31;以斯拉记1:4-6;以西结书46:12;何西阿书14:4);实际上耶稣在这里宣告他就是旧约预表的“甘心祭”(利未记22:23;民数记15:3;申命记12:6,16:10;诗篇54:6;阿摩司书4:5)。神是看人内心的神,祂并不悦纳假冒伪善的爱,祂尊重内心真实的爱。新约圣经也劝勉基督徒在教会生活中效法这种甘心乐意的爱(哥林多后书 9:5-7;腓利门书1:14;彼得前书5:2;罗马书12:8;哥林多前书9:17-19;哥林多后书8:3,哥林多后书11:19,12:15;以弗所书6:7;提摩太前书6:18;希伯来书10:34)。勉强最后就会出现纷争。这方面也算教训深刻——被勉强的人积怨成疾;勉强自己的人最后丑态百出。不仅如此,神的爱,或这真正的爱也与别人无关,与任何工价和交换无关。真爱完全是“自有永有”的,完全出于耶稣自己的“我愿意”,完全没有“人的条件”。

3、信心

“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ἐξουσίαν ἔχω θεῖναι αὐτήν καὶ ἐξουσίαν ἔχω πάλιν λαβεῖν αὐτήν,I have power to lay it down, and I have power to take it again。耶稣舍己不仅仅出于祂的大爱,也出于祂的全能。因为祂对生命拥有主权,祂是生命的主;祂不能被死拘禁(使徒行传2:24)。没有这样的人,所以祂只能是神。谁有权柄舍弃生命呢?人没有自杀的权利,因为生命的主权只在神。谁有权柄将失去的生命夺回来呢?只有神。这个启示可以参考约翰福音19:10-11,“10 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11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所以耶稣是藉着这样的告白在重申祂就是神,就是神的儿子。没有人敢这样宣告,只有祂。也许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或地藏王菩萨或喝农药的可怜人可以这样说:“我有权柄舍了”;但绝对没有任何人敢说:“我也有权柄取回来”。同时,就完全的人性而言,祂也在表明祂对复活拥有完全的信心。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效法主。这涉及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你是否相信,或真的相信复活,并因此甘心乐意为主殉道?坦率地说,我们大部分时间不相信。一些伪殉道者是追求人间的哀荣,并不是为了末世的荣耀。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马大。“25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26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约翰福音11:25-26)。不仅如此,在耶稣按祂的权柄将自己献祭这件事上,加略人犹大的确毫无“功劳”可言。

4、顺服

“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这句告白显出三位一体的真意。一方面,耶稣宣告祂的权柄;另一方面,祂又宣称这是在顺服天父的命令。因此答案只能有一个:“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10:30)。当然,这个宣告的结果只能是:“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约翰福音10:31)。不过在这里我们可以特别关注圣子对圣父的顺服。一方面,耶稣从父那里接受了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另一方面,这个命令需要靠信心去顺服,因为这命令乃是先去死。诸位可能记得朋霍费尔那句名言:基督呼召我们,乃是先吩咐我们去死。这是顺服的功课。这个顺服的功课很多时候也许没有“先去死”那么极端,大部分情况是,上帝的道或命令,让我们非常不爽、反感。我们和神的命令常常陷入冲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顺服还是不顺服,就是基督徒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魔鬼统治世界使用的手段就是悖逆,试探人在悖逆中自以为神。人之所以不顺服,以悖逆为美,因为他们“像神一样知道善恶”,并且我善你恶。“那我为什么要顺服你”。诗人说:“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诗篇68:6)。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圣子”是来告诉我们顺服“父命”乃是蒙恩的唯一道路。耶稣是我们的榜样,而顺服神乃是新生命的首要特征:“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马书6:16);“14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15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得前书1:14-15)——这圣洁关乎“不偏待人”与“敬畏”神(彼得前书1:16-17)。犹大书责备不会顺服的人是畜类;求神赐给我们顺服的灵性。阿门。

应用:石头剪刀布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今天学习“好牧人为羊舍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这在预告基督的十字架;另一方面,这特别生动地启示了何为神的爱。如果这就是神的爱,那么神的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呢?神的爱与人的爱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为什么说人间根本没有这种爱?这里有一个可能俗不可耐的网络微型小说,我们可以从它谈起:【一对热恋的情侣落入一个变态杀人狂手中,面临双双惨死。但有一个机会——两个人石头剪刀布,赢的人会被释放,输的人则将面临死亡。两个人决定都出石头,一起死。最后,女孩死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诸位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我们都会按着“编剧”的思路走,而编剧仿佛是一位假上帝,或者雇工。如果我们将剧中的男孩儿类比为耶稣,女孩儿类比喂养的羊群或教会;我们会看见编剧的意思和上帝的意思不同,编剧对爱的理解和上帝对爱的理解不同。编剧的用意和我们所有读者的逻辑是一样的:一方面,为男孩儿惋惜,觉得他不值得;另一方面,我们会责备那个女孩儿,认为她根本不配得到这样的爱,甚至认为她死有余辜。这个故事显示出我们人类之爱的两个致命的缺陷。

1、雇工悲剧

我们失丧了爱的本源或神的形象,因此我们的爱完全无法承担不爱的后果。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爱是从我出来的,我爱她;但如果她不同样地爱我,我就被置于悲剧或失败的地位。而这样的处境是我无法承受的,绝望和报复不可避免。换言之,人的爱只是雇工的爱:爱必须得到对方的回报,这是指向工价的爱。如果没有这样的交换,我们就会将爱升华为爱情悲剧。我们最多可以小资到这种境地:为女孩儿进一步辩护来安慰雇工的忧伤:女孩儿更爱——因为她想到了男孩儿因为爱她而出剪刀。但事实上,如果女孩儿不爱,男孩儿的牺牲还有没有意义?如果女孩儿就是自私了,就是个罪人,就是不能对等复制男孩儿的爱,那男孩儿还爱不爱?我不想高调,人都做不到;只有神才能做到。原因很简单,我们本身不是爱,神才是爱。而神的爱主要表现为爱不可爱、不能回报爱的人。这就是“好牧人为羊舍命”的爱。

要理解这种爱,一定要明白羊是什么——羊是罪人,是完全不可爱、不会爱的失丧者(以赛亚书53:6;以西结书34:16;路加福音19:10)。面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羊,可以有三种态度:第一、不值;第二、控告;第三、牺牲。只有基督选择了第三条道路——祂成为他们,然后为他们死,最后为他们复活,使他们称义。魔鬼和 世界选择的是前两条道路:“雇工撇下羊”(印度和中国哲学)、“狼抓住羊”、“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希腊哲学和儒家伦理以及犹太律法主义)。这也是我自己这只羊面对别的人的基本态度;而我们的可怜之处还在于:我们自己也是那种我们厌弃和论断或吃咬的羊,我们却像神一样“牺牲”了他。这是神对所有人说的:“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神的爱”(约翰福音5:42)。因为只有神为羊死。为不配的罪人死,才是爱,才是神的爱。这一点正如罗马书5:6-8所说的:“6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7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8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2、羔羊婚筵

编剧很聪明——最后验证爱情是否是真爱,只有将恋人们放入死境——人只有面对死亡才能看见海誓山盟的真伪。所有爱情悲剧最后都被推到死亡的境地,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红楼梦中宝玉大婚的场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边是潇湘馆的香消玉殒,一边是怡红院的燕舞莺歌。这个对比让我们对男孩儿的薄幸和女孩儿的不幸都“热病”发作。这种热病生产出文学和文学青年。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无论我们怎样在死亡面前编排两个人的结局,我们都无法逃离爱情悲剧。一般爱情悲剧有两个结局,但都是不义的。第一、恋人中的任何一个人为对方而死,剩下的只是李清照。换言之,让谁替谁死都是不公平的。这是剪刀石头布的难题。如果女孩儿真像小资们所想象的,那么,责备又会转向男孩儿。我们恨不得弄死任何一个幸存者,让他或她孔雀东而南。第二、残忍的编剧最后的出路就是“弄死他们俩”。但这就能安慰我们吗?心灵会陷入出家的冲动,陷入对命运和死亡无限的乡愁:何处有芳丘?留下我们这些羊为古人垂泪,又顾影自怜。悲剧其实在这个地方,人没有胜过死亡的能力。所谓爱情胜过死亡,只是一种文学抒情,或者模仿秀。

我们即使鼓励和仰慕殉情者,但我们无非掩盖内心的忧伤和不甘。换言之,胜过死亡的爱需要基督,因为只有祂胜过了死亡。祂不仅爱我们并为我们死,而且在祂里面,所有殉情者可以真正进入荣耀。庄周梦蝶不是文学虚构,耶稣复活是真实的。所以启示录最后用羔羊婚筵终结了人类所有爱情悲剧,安顿了所有单方面殉情者。我们又从那里或末世论信仰中,支取了爱的能力——因为我们相信最后的荣耀,所以我们可以彼此相爱,不求世界里的等价交换;只求“至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正因为如此,圣经在谈爱的能力时候,总是和“神的荣耀”联系起来。约翰福音5:42说,“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神的爱”;但约翰福音5:41uo ,“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约翰福音5:44又说:“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一方面,求人的荣耀就会陷入爱情悲剧;求神的荣耀或永远的荣耀,我们就进入羔羊的筵席。罗马书5:1-5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爱、忍耐、老练、盼望,都是“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是因为我们“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参考罗马书8:35-39)。,哥林多前书爱的颂歌最后的宣告是“爱是永不止息”,只有在复活中爱才永不止息,我们因为这样的信仰,才能欢欢喜喜地去爱(犹大书1:17-25)。剪刀石头布不是终局,耶稣才是俄梅戛(启示录1:8,21:6,22:13)。

亲爱的弟兄姐妹,好牧人为羊舍命。今天的信息首先让我们感恩:祂爱我,为我死。其次,让我们增强信心:没有谁可以摇动和控告我,夺去我的救恩,因为耶稣已经为我死,赎了我的罪,又为我复活,使我称义。第三、我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继续接受祂的牧养。最后,我要起来跟随主,传讲好牧人的爱,效法好牧人的爱。舍己我们做不到,爱心我们做不到,信心我们做不到,顺服我们做不到;求主帮助。但跟随好牧人有两个界限,第一、我们不是祂。以赛亚书64:6 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我可以为你死”,彼得这种爱情誓言就是男人的谎言,和女人的欺骗或雅亿的“义骗”伯仲之间。第二、我们只是靠祂跟随祂。一方面,因为我们是按祂的形象造的,这形象就是“好牧人为羊舍命”的形象,就是牺牲的形象,我们因此总是有爱的感动,也被爱感动(创世记1:26-27;约翰福音1:3-4;哥林多后书4:4;歌罗西书1:15-16;以弗所书 4:24)。另一方面,我们唯有不断靠着祂的声音,才能越来越像祂,才能去爱不可爱的人。这是主的声音:“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13)。愿主的爱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任不寐,2015年4月26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